
緬甸(Union of Myanmar)
面積: | 676,552平方公里 |
---|---|
人口: | 5,150萬人 |
語言: | 緬甸語、各少數民族方言 |
宗教: | 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其他 |
平均所得 : | US$1,490 |
幣制: | MMK(kyat)緬元;1美元 = 1,500緬元(kyats) |


緬甸曾受英國統治62年(1824-1886)並被納入其印度殖民地,成為印度的一省,直到1937年單獨成為一個分離自治的殖民地,並於1948年獨立並建立共和國。
緬甸屬亞熱帶雨林季風氣候,一年分成三個季節。2月到5月是夏季,雨量很少且氣溫最高;雨季由5月開始並持續至10月;接下來一直到2月的天氣則轉為乾燥涼爽。
緬甸得天獨厚地擁有非常肥沃的土壤,但人民的生活卻仍然非常貧困,且越來越貧窮,緬甸是世界上發展極度落後的國家之一。幾十年的軍政府統治造成國家的基礎建設嚴重破壞,就業率過低和經濟停滯,這些已成為長期的問題;雖然許多緬甸人具識字能力,但國家長期的經濟困境使得許多兒童沒有機會接受良好教育及適當的醫療照顧。除非兒童們能獲得幫助,否則他們無法發揮學習潛能,並將難以脫離貧窮的惡性循環。
緬甸的貧窮大多集中在農村地區,人們大多依靠農業與打零工維生,多數的家庭經濟狀況不是靠近就是低於貧窮線以下,且非常容易因為整體經濟環境或是天災而面臨難以維生的風險。在東南亞國協(ASEAN)的國家中,緬甸擁有著最短的國民平均壽命與最高的嬰幼兒死亡率。在189個參與人類發展指數評估(2018)的國家中排名第148,屬於中度開發國家。
2021 年 2 月 1 日,緬甸軍方發動政變,並宣布進入為期一年的緊急狀態。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UNOCHA)報告表示,緬甸的政治、社會經濟和保護危機正在加劇人道主義需求。依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廳估計,2022 年緬甸約有 1440 萬人需要人道主義援助。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 (UNDP) 在其最新報告中表示,,緬甸約有 46% 的人口——約 2500 萬人——包括該國一半的兒童可能生活在國家貧困線以下,到 2022 年初,城市地區的貧困人口將增加兩倍。